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

智谷库 人气:2.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州。

1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7.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选择两种做简要赏析。

【回答】

16.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喜爱之情和被贬*州的失落和伤感(或天涯沦落之恨)。本诗主要描绘了春给自然带来无限生机的种种图画, 这美景给诗人带来了欣喜。 但在尾联, 诗人的情感却有了变化, 他想象春如果到了自己的故乡,一定会去寻找自己,但此时自己已不在家乡,所以就请托春风向家乡的 亲友传递自己沦落*州的消息,情感由喜悦转为惆怅。

17.①拟人手法(或比拟手法) :作者用“先遣”、“续教”、“点缀”等动作把春天拟人化,塑造了周游大地、为万物带来勃勃生机的春的形象。而尾联,诗人已将春看作自己的朋友,让“他”来传递自己被 贬*州的消息。使春这一无生命的形象活跃起来,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感染力。②反衬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以春的美景反衬诗人天涯沦落之恨,以乐景衬哀情。从情感的表达效果上讲,可谓含蓄蕴藉, 哀而不伤。③借景抒情:作者通过对“和风”、“啼鸟”、“草*”、“花房”等景物的描写,绘制出 了一幅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第二句即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三、四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春天每到一处,先派遣“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们春天将来临,再遣“啼鸟”说明春天到来的缘由。接下来的五、六两句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而最后两句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理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州的信息。诗的中间四句描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尾联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像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示】把握思想情感。一定要注意诗歌情感的丰富*。可从理解诗中写了什么(人、事、物,即题材)入手。诗中写了什么,涉及哪些对象,这些对象大都是情感的指向,除此之外,几乎每一首诗都有诗人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都有指向诗人自己。如写战争,战争涉及到发动战争者,百姓,国家。对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国家的忧虑,对战争发动者的憎恨,这些都是可能的情感。如写送别,涉及友人和自己。写离别之时,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写友人离别之后的美好生活,是对友人的祝福;写友人离别后旅途的艰难,是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而其中又可能包含诗人向往或对自己的感慨。如该题中动词“遣”“教”“觅”从中分析出“对春的喜爱”。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三、四两句用了拟人手法,“遣”“教”, 塑造了周游大地、为万物带来勃勃生机的春的形象。诗的中间四句描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尾联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把握表达技巧。首先务必让学生熟悉所有的表达技巧。如何判断,不妨从理解诗人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而诗中写了什么入手。诗人要写什么,包括要写什么景,什么物,什么人,要表达什么情感。诗中写了什么则是理解诗中具体写了什么。如诗人要表现环境的寂静,却写了声音,就是以动衬静;诗人要写荷花,却写周围的环境,是用环境烘托。如该题中运用的“拟人和反衬”。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