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晏斯盛,字虞际,*西新喻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乡试第一。六十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智谷库 人气:1.16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晏斯盛,字虞际,*西新喻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乡试第一。六十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斯盛,字虞际,*西新喻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乡试第一。六十年,成进士,改庶吉士。雍正元年,授检讨。五年,考选山西道御史。疏言:“各州县立社仓;原以通济丰歉。贫民借谷,石收息十升。如遇歉,当不取其息。”从之。乾隆元年,擢安徽布政使。四年,奏言:“*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岁,轻去其乡。惟寓赈于工,人必争趋。凤阳,颍州以睢水为经,庐州以巢湖为纬,六安,滁,泗旧有堤堰,请援淮、扬水利例,动帮修浚。”皆从之。

七年,擢山东巡抚。山东有老瓜贼,巡抚朱定元令汛兵巡大道,斯盛疏言:“贼情狡狯,关道巡严,必潜移僻路;或假僧道技流,伏匿村落。应令州县督佐杂分地巡察’”又奏:“*惑民,莫如创立教会,阳修善事。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上从其请。寻以莱州被水,请暂禁米出海。上谕口:“此不过属吏为一郡一邑之说,汝等封疆大吏,不可存遏粜之心。若无米可贩,百姓自不运,何待汝等禁乎?”又言究、沂等府州被水,而*南饥民复至,疏请无灾州县留养限五百人,有灾州县限二三百人,上命实力料理。八年,调湖北巡抚。九年,迁户部侍郎。

京师钱贵,上令廷臣议平市值,下各督抚仿行。斯盛疏请视京师例,禁民间铜铺毁钱;又令州县每岁秋以平粜钱市谷。时设局令商民以银平易,又疏请捕私钱,并禁民私剪钱缘,兼限民间用银二三两以上、粜米二三石以上,皆不得以钱准银,下廷臣议行。寻以母老请终养回籍。十七年,卒。

(选自《清史稿·晏斯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B.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C.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D.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

B.社仓,由南宋朱熹首创,是一种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储粮制度。

C.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古时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康熙皇帝等。

D.封疆大吏,指*明,清时期总揽一省或数省*政大权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斯盛体恤百姓。晏斯盛提出,如遇灾年,贫民向社仓借取粮食,不应收取利息,又建议皇帝动用府库的钱疏通河道,皇帝都听取了他的建议。

B.晏斯盛平贼有方。山东有贼患,晏斯盛建议巡抚命各州县督促帮助交错地区进行巡察。*迷惑民众,晏斯盛提出惩治办法,得到皇帝的许可。

C.晏斯盛明于救灾。莱州,兖,沂等府州先后遭受水灾,而*南饥民又来到这里,晏斯盛提出无灾和有灾的州县分情况留养饥民的措施。

D.晏斯盛为君分忧。京师钱贵,晏斯盛提出禁止民间铜铺毁钱,禁止百姓私剪钱缘等一系列措施,并由皇帝下达廷臣商议执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岁,轻去其乡。惟寓赈于工,人必争趋。

(2)贼情狡狯,大道巡严,必潜移僻路;或假僧道技流,伏匿村落。

【回答】

1.D

2.C

3.C

4.(1)长*以北向来有很多四处谋食的人,每当遇到收成不好之年,就轻易地背井离乡。(如果)将救济寄托于劳动,必定人人争相前往。

(2)(老瓜)贼狡诈奸猾,在大路严密巡查,贼寇必定秘密地移到偏僻路段;或是假借僧人,道士,工匠的身份,隐藏在村落中。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这边倡导那边应和,一天天地越传越广,大肆做对风俗教化有害的事。(如果)依照法律深究抓捕,必然会牵连很多(人),恐怕会生事端。请将创立教会收授徒弟的首领依法逮捕治罪,薄惩被引诱人教的教徒,交出教会首领的人免除罪责”,句中“大”意思是“大肆”,修饰谓语“为”,做“为”的状语,故应与“为”放在一起,排除AB两项;

“创教授徒为首者”意思是“创立教会收授徒弟的首领”,“创教授徒”都是“为首者”的定语,故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正确的断句应为:此倡彼和,日传日广,大为风教之害。尽法深求,株连蔓延,恐生事端。请将创教授徒为首者如法捕治,被诱者薄惩,出首者免究。

故选D。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古时用年号来称呼皇帝……”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只有在皇帝仅有一个年号的情况下才可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因此该项错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莱州遭遇水灾,晏斯盛请求暂时禁米出海,皇帝没有同意。后兖、沂等府州先后遭受水灾,而*南饥民又来到这里,晏斯盛提出无灾和有灾的州县分情况留养饥民的措施。这是两件事情,该项把这两件事情混在一起,错误。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赋分点的落实。(1)中,“向”,向来;“游食”,四处谋食;“歉岁”,收成不好之年;“去”,离开;“寓”,寄托;“赈”,赈济,救济;“趋”,前往。(2)中,“狡狯”,狡猾奸诈;“潜”,秘密地;“或”,或者;“假”,假借;“伏匿村落”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点睛】

文言文断句方法

①根据文意断句。

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年号:是指皇帝用于纪年的名称。

①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或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乾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皇帝。

②年号的使用

*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年号。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参考译文:

晏斯盛,字虞际,*西新喻人。康熙五十九年,考取乡试第一名。六十年,考取进士,改任庶吉士。雍正元年,授职检讨。五年,考选为山西道御史。上疏说:“各州县设立社仓,原本是用来融通调节丰年和灾年的。贫民借取粮食,一石收取利息十升。如果遇到灾年,应当不收取利息。”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乾隆元年,擢任安徽布政使。四年,上奏说:“长*以北向来有很多四处谋食的人,每当遇到收成不好之年,就轻易地背井离乡。(如果)将救济寄托于劳动,必定人人争相前往。凤阳、颍州以睢水为经,庐州以巢湖为纬,六安、滁、泗原有的堤堰,请援引淮,扬水利的前例,动用府库的钱财疏通河道。”皇帝都听取了他的建议。

七年,(晏斯盛)擢任山东巡抚。山东有老瓜贼,巡抚朱定元命令汛兵巡查大道。晏斯盛上疏说:“(老瓜)贼狡诈奸猾,在大路严密巡查,贼寇必定秘密地移到偏僻路段;或是假借僧人、道士、工匠的身份,隐藏在村落中。应当命令各州县督促帮助交错地区进行巡察。”又上奏说:“*迷惑民众,没有哪个像创立教会这样,假装修善事。这边倡导那边应和,一天天地越传越广,大肆做对风俗教化有害的事。(如果)依照法律深究抓捕,必然会牵连很多(人),恐怕会生事端。请将创立教会收授徒弟的首领依法逮捕治罪,薄惩被引诱入教的教徒,交出教会首领的人免除罪责。”皇上听取了他的请求。不久因为莱州遭遇水灾,(晏斯盛)请求暂时禁米出海。皇上下诏书说:“这不过是一郡一邑属吏的说辞,你们这些封疆大吏,不可存有遏止卖出粮食的想法。如果没有米可以贩卖,百姓自然不会运送桌卖,怎么还需要等待你们禁止呢?”又上奏说兖、沂等府州遭受水灾,而*南的饥民又来到这里,请求无灾的州县留养五百灾民,有灾的州县留养二三百灾民,皇上命令按照实际能力办理。八年,调任湖北巡抚。九年,迁户部侍郎。

京师的铜钱价格高,皇上命令廷臣商议均衡市值,下达各督抚依照执行。晏斯盛上疏请求按照京师之例,禁止民间铜铺毁坏铜钱;又令州县每年秋季用平桌的钱买粮食。当时(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让商人和百姓用银子平价兑换钱*,又上疏请求追查私人所铸钱*,并禁止百姓私剪钱缘,同时限制民间用二三两以上的银两,某二三石以上的稻米,都不能用铜钱来折价银两,下达廷臣商议执行。不久(晏斯盛)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乡。十七年,去世。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更多推荐